维科夫: 解构价格行为的四个阶段

0 前言

市场价格的运动并非完全随机。其背后是由众多参与者的行为汇集而成,其中,资金规模大、信息优势强的参与者(为便于分析,理查德·维科夫将其抽象为“复合型操盘手” Composite Man 模型)的行为对趋势有决定性影响。

本篇旨在提供一个结构化框架,用于识别市场所处的宏观阶段,并解读各阶段中关键的价格行为与成交量信号。其核心目的不在于预测,而在于理解和跟随。

1 派发阶段 (Distribution)

此阶段通常发生于一轮显著的上涨趋势后,是专业资金将持仓向市场公众转移的过程。

  • 背景: 价格处于高位,市场情绪普遍乐观。
  • 核心逻辑: 供给开始超越需求。专业资金在高位有序卖出,而公众则因乐观情绪积极买入。
  • 关键信号:
    • 购买高潮 (Buying Climax, BC): 前期上涨趋势的停止点。通常伴随巨大成交量和价格的迅速回落,表明大量供给首次出现。
    • 二次测试 (Secondary Test, ST): 价格反弹至接近 BC 的高点,但成交量通常减小,显示需求不足。
    • 向上冲刺 / 假突破 (Upthrust After Distribution, UTAD): 价格向上突破前期高点,但无法维持并迅速跌回区间。这是典型的多头陷阱,是派发完成的强烈信号。
    • 成交量特征: 价格向上攻击时成交量放大,但价格涨幅有限或快速回落(“付出”与“结果”不匹配),表明上涨遇到了强大的供给。

2 下跌阶段 (Markdown)

当派发阶段接近尾声,买盘力量被耗尽后,市场向下的阻力最小,下跌阶段开始。

  • 背景: 专业资金已完成出货,缺乏大资金护盘。
  • 核心逻辑: 供给持续大于需求。价格跌破派发区间的支撑位。
  • 关键信号:
    • 弱势信号 (Sign of Weakness, SOW): 价格以显著的阴线和放大的成交量跌破派发区间的下轨,确认趋势反转。
    • 卖出高潮 (Selling Climax, SC): 下跌趋势的终点。通常表现为恐慌性的加速下跌,K线实体长或下影线长,并伴随整个趋势中最大的成交量。这是公众投资者集体投降的时刻,也是专业资金首次大规模介入吸收卖盘的信号。SC 的出现,标志着下跌阶段的结束和吸筹阶段的开始。

3 吸筹阶段 (Accumulation)

此阶段通常发生于一轮显著的下跌趋势后,是专业资金在低位重新建立仓位的过程。它是派发阶段的镜像。

  • 背景: 价格处于低位,市场情绪普遍悲观。
  • 核心逻辑: 需求开始逐渐超越供给。专业资金耐心吸收所有抛售的筹码。
  • 关键信号:
    • 卖出高潮 (Selling Climax, SC): 定义了吸筹区间的价格底线。
    • 二次测试 (Secondary Test, ST): 价格再次回落至接近 SC 的低点,理想情况下,成交量应显著小于 SC,表明供给(卖压)正在衰竭。
    • 震仓 (Spring): 价格向下跌破前期低点,但无法维持并迅速返回区间。这是典型的空头陷阱,是现代市场中常见的流动性抓取(Liquidity Grab)行为,旨在清理支撑位下方的止损单并完成最终建仓。Spring 通常伴随成交量的放大,证明有强大的买盘在支撑。
    • 成交量特征: 整体趋于萎缩,尤其是在价格下跌测试支撑时。这表明供给在自然枯竭。仅在 SC 和 Spring 等关键事件上,成交量会因供需的剧烈交换而放大。

4 上涨阶段 (Markup)

当吸筹阶段完成,市场上的浮动供给被充分吸收后,向上的阻力最小,上涨阶段开始。

  • 背景: 专业资金已完成建仓,市场供给枯竭。
  • 核心逻辑: 需求持续大于供给。价格突破吸筹区间的阻力位。
  • 关键信号:
    • 强势信号 (Sign of Strength, SOS): 价格以饱满的阳线和放大的成交量向上突破吸筹区间的上轨,确认趋势启动。
    • 最后支撑点 (Last Point of Support, LPS): 价格在突破后回踩原阻力区,确认其已转变为支撑。这是风险较低的入场区域。
    • 再吸筹 (Re-accumulation): 在上涨趋势中途出现的横盘整理。其特征是回调缩量,并在支撑位有明显的吸收行为,是趋势将延续的信号。

5 框架应用

理论的价值在于实践。将此框架应用于实战分析,可遵循以下流程:

  1. 确立背景: 通过更高时间周期(如日线、周线)的图表,判断市场当前处于哪个宏观阶段。这是决定总体策略方向(倾向做多或做空)的基础。
  2. 识别区间: 在交易周期图表上,识别并画出当前的价格交易区间(TR)。
  3. 分析信号: 在区间内,寻找并标记已发生的关键事件(SC, ST, Spring, UTAD等),并分析成交量特征,形成初步假设(吸筹或派发)。
  4. 等待验证: 耐心等待决定性事件的发生。不预测,只跟随。例如,若假设为吸筹,则等待 Spring 或 SOS 作为入场信号的验证。
  5. 风险管理: 任何交易决策都必须以风险控制为前提。入场点应与明确的止损点相关联(例如,Spring 的最低点下方)。仓位大小由止损距离和可接受的风险额度决定。

已发布

分类

来自

标签: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